【聚焦大豆产业】我国大豆进口冲击下的大豆产业优化发展路径
01引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在此背景下,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肉蛋奶以及豆制品的消费量激增,这就导致对大豆食品以及豆粕(作为肉制品来源的牲畜的主要饲料来源)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国内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加之对大豆进口的限制有所放松,我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尤其近年来,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超过90%,民族大豆产业发展面临着挑战,国家粮食安全面承受着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中央一号文件在2019年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2020年提出加大对大豆高产品种和大豆间作新农艺推广的支持力度,2021年提出完善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稳定大豆生产,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的“领跑者”。大豆及大豆产业链已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显示了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工作对大豆和大豆产业链的持续重视。因此,分析我国大豆进口冲击下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对于促进我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赵小龙等根据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现状进行多维度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豆产业进口贸易来源国较为集中,且进口量较为庞大。我国大豆产业需要通过调整进口结构,拓宽进口来源市场等多种渠道保障产业高质量发展。全海恩等认为随着外部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巴西、阿根廷将会承担我国进口美国大豆市场份额减少的转移,同时面临着国际跨国粮商的垄断。邓熠枫等研究发现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大豆贸易存在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试图分散大豆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的风险。现有众多的研究成果大多表明大豆进口对我国大豆行业和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威胁,但是较少运用实证手段分析大豆进口对我国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产生的影响并进行量化,且采用定性分析作为理论依据和研究前提。文章通过定量与定性手段的综合运用,探明我国大豆进口的内在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大豆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产生的多维度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大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措施。02大豆产业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01大豆产业关乎我国粮食安全当前我国粮食生产供给能力能够保障国民的需求,供求基本上保持动态的平衡,但是我国粮食供给侧存在结构性问题。由表1可知,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5911万吨,2019年进一步增长至66384万吨,十年间增长幅度达到18.73%,粮食产量持续十数年的增长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进一步细分粮食产量结构可以发现,2010年我国豆类粮食产量占比仅为3.35%,2019年进一步下跌至3.21%,其增产量贡献率仅为2.48%,严重低于稻谷、玉米和小麦类增产贡献率。豆类粮食生产能力的低下不仅越来越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蛋白质和植物油需求,而且对我国粮食供给能力的稳健性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威胁。表1 四大粮食类别产增量数据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下同。02大豆产业关乎数千万行业从业者大豆是我国四大主粮之一,同时我国还是全球第四大大豆生产国,但是产量较低,相对于美国、巴西及阿根廷等大豆生产大国具有较大的差距。据测算,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约为1亿亩(1亩≈666.7平方米),从事大豆种植的农民约有4000万人,主要位于东北、黄淮和长江流域。近年来,大豆种植利润微薄,加之相关政策不完善,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降低,对豆农收入水平产生较大的影响。此外,大豆的大量进口进一步抑制了我国传统大豆种植区的豆农种植积极性。大豆产业关乎数千万豆农和相关产业链企业,其健康发展与否影响着众多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03大豆产业关乎我国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定价权我国进口的大豆主要用于制成饲料豆粕和加工成食用豆油。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肉蛋奶消费需求,豆粕作为全球最优质供应最大最稳定的蛋白来源,是中国养殖业不可或缺的饲料。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基本维持在8000万吨以上(图1),占据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近80%,超过全球大豆进口量的50%,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尽管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但是国际四大粮商控制着我国80%的进口大豆货源,加之我国大豆行业资源整合能力较弱,大豆进口的议价权和定价能力遭到严重削弱,承受着高昂的进价成本。此外,国际粮商为了获取垄断利润,故意抬高进料成本,通过技术扶持以及低价策略等,不断参股控股国内大豆生产加工企业,逐步蚕食我国国产大豆生产能力,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图1 我国大豆进口量与增速03我国大豆市场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呈“U”字型波动,即表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变化态势,波动幅度均在百万吨以内。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豆产量不断提升,1978年大豆产量为756万吨,1992年增长至1100万吨,增长率超过45%,此后我国大豆产量增速大大放缓,到2019年为止,我国大豆最高年产量不超过2000万吨。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概念,随后我国各领域开展提高供给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农业生产领域,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2015年以来的五年内,大豆相关企业注册量呈现波动增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5年共新注册1.5万家,2017年的注册量达到了五年来的最高峰,为1.88万家,同比增长12.6%。2019年共注册1.82万家,同比增长16.7%。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从政策、科技和投入等多角度促进大豆产业良性发展,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达到历史最大值,为1809万吨。与此同时,大豆相关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大豆产业生态链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共有12.98万家大豆相关企业,其中黑龙江以3.83万家排名居首,占全国总量的29.5%。安徽、山东分别以1.82万家、1.6万家排名第二、三位。2019年新注册相关企业1.82万家,同比增长16.7%,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0.93万家,同比增长10.7%。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对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需求迅速增加。此外,我国大豆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以及畜牧行业不断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对于大豆及相关附属产品的需求。2016年,我国大豆消费量第一次超过1亿吨,此后数年,大豆需求量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态势(图2)。据统计,2019年我国大豆压榨消费量达到8445万吨,食用消费量为1396万吨,较上一年增长11.4%。2021年我国大豆产量达到1860万吨,大豆消费量提高至1.13亿吨,市场缺口超过9000万吨。图2 1990~2018年我国大豆产量和消费量04我国大豆进口冲击的机制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饮食和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最大消费市场,对食用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需求量迅速增加。而大豆富油脂,高蛋白,用途广泛,并且是主要的油料和饲料来源,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因而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但是国内大豆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无法完成国内大豆市场循环,进而引入国际大豆市场循环。国内市场对于大豆的需求总量庞大,且国外对于大豆的需求结构和需求总量与其供给结构和供给能力严重不相匹配,进而国际市场的大豆供给能力与国内大豆需求进行对接,完成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双循环(图3)。国内市场循环和国际市场循环的对接需要以国际贸易规则作为媒介,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形式,结构和特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质量高低与否也对内部需求和供给的动态良性变化产生巨大的作用。当前的大豆国内国际双循环已经对我国粮食安全、大豆产业发展和居民饮食消费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提高大豆供给总量,优化大豆供给结构势在必行。图3 大豆进口冲击机制分析05大豆进口对我国的影响的实证分析01现实影响的定性判断1.高度的大豆对外依存度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市场,但是国内大豆供给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弥补市场缺口,只能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大豆。而国际大豆生产国主要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进口渠道较为单一。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日益增加,外贸依存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1992~2019年我国大豆进口对外依存度如图4所示。从1995年开始,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开始迅速增高,在2003年对外依存度开始持续超过50%,2008年开始稳定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值,约为86.8%。之后开始逐渐下降,但仍超过80%。我国大豆严重依赖进口,且进口来源较为单一。当今,国际贸易市场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大豆是人民的粮油必需品,大豆价格的不稳定势必会影响其他农产品价格,进而不利于维持农产品价格平稳,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及社会稳定构成威胁。图4 1992~2019年大豆对外依存度2.逐渐上涨的进口成本我国大豆进口来源较为单一,跨国粮商等中间贸易商操纵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使得我国大豆议价能力较弱,面临着较高的进价成本。此外,自我国对进口美产大豆加征25%关税以来,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就面临着增加25%的税费成本,消费者福利减少。将对美产大豆的进口量转移到巴西、阿根廷等国时,在一定时期内又会形成供不应求的状况,进而国际大豆市场价格也会随之上涨。美国、巴西、阿根廷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需求缺乏弹性,在外部大豆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我国大豆价格的稳定,对于大豆缺口,即使巴西大豆价格坐地起价,也不得不增加对巴西大豆的进口。3.潜在的转基因大豆质量问题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进步,转基因大豆相对于传统大豆具有更强的优势,国外主要大豆生产国大面积种植转基因大豆,规模的增加带来成本的降低,转基因大豆国际竞争力优势显著。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且进口大豆主要为转基因大豆。关于转基因大豆产品的质量安全、会对人体产生何种危害等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断。02实证分析1.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传统的计量经济方法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说明和描述变量的关系,但是对于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联系,通常经济理论难以给出一个较好的说明。但是VAR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VAR模型常用于预测相互联系的时间序列系统,也经常用于分析随机扰动项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冲击,进而解释各种经济冲击对经济变量造成的影响。VAR模型表述如下:其中,yt是k维内生变量,A1,…,Ap是k×k维带估计系数矩阵,εt是随机扰动项,p是滞后阶。本文对于大豆进口冲击的研究主要通过VAR模型完成,如式(2)所示,SPA代表我国大豆种植面积,SYD代表我国大豆产量,SIS代表我国大豆进口量。进而构建模型:2.样本数据与变量说明选取1992~2018年我国大豆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避免伪回归和异方差性,对所有数据进行取自然对数处理。数据来源为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变量说明见表2。表2 变量说明3.平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是判断数据序列平稳性的重要方法,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使用ADF检验方式,当变量同阶单整时,通过平稳性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可以看出lnSYD和lnSIS为平稳序列,lnSPA不平稳序列,lnSPA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所有变量序列在一阶差分后均为平稳序列,即一阶单整。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表3 变量平稳性检验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D代表一阶差分。03模型构建1.模型稳定性为判断所构建的VAR模型的稳定性,由图5可知,单位根均位于单位根圆中,因此可以判断基于本文变量所构建的VAR模型是稳定的,可以进一步做大豆进口对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脉冲响应分析。图5 VAR模型AR根检验2.脉冲响应分析由图6可知,实线代表大豆种植面积受到大豆进口的冲击,虚线代表标准差基线。可以判断,大豆种植面积在受到大豆进口的初始冲击后,会立即产生一个较强的负向响应,在第2期达到冲击最大值,之后冲击响应开始逐步降低,逐渐趋向于0。大豆进口对我国大豆产量的冲击相对于大豆种植面积具有相反的特性,根据图7,大豆进口对于我国大豆产量具有逐步上升的正向响应,在第4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0,总体而言,大豆进口对于我国大豆产量的作用程度较弱。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数量庞大且价廉的进口大豆对于我国大豆种植区产生了强烈的负向导向激励,其他作物种植区面积扩大;但是伴随着国外大豆的进口,先进的大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理念也随之引入中国,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大豆产量的提升。图6 大豆进口对大豆种植面积脉冲响应图7 大豆进口对大豆产量脉冲响应06政策建议01扩大大豆进口来源渠道适当减少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大豆进口量,减少进口依赖程度。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充分利用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等国家地广人稀等资源优势,与我国广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本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有效缓解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劳动力匮乏等状况。同时,鼓励我国粮食相关企业“走出去”,积极开展跨国粮食企业并购重组,以租借或合作等多种形式与非洲、中亚及南美等富裕土地国家开展深入合作,进行大豆国际化生产,从而解决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问题。02加强大豆种植技术研发,提高政府补贴力度政府要加强对大豆的重视程度,进行顶层宏观设计,不断培养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巨大推动作用。优化和提升大豆种植补贴政策,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对大豆等粮油农产品相关科研机构加大科研资金扶持,积极研发优良无害大豆品种和大豆种植工艺,努力提升大豆亩产。03需求大豆替代产品我国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制作食用植物油和饲料等产品。食用植物油方面,我国可以扩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其他食用植物油规模来降低对大豆植物油的依赖程度。饲料方面,增加杂粕进口,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可实质性减少大豆需求。来源:市场周刊2022年第1期作者:陈佳俊,高维新(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3月30日农业行业观察资源对接会,数字农业专场)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